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鸿海:布局全球的硬功夫 VS 横扫市场的软本事 - 亚洲制造大厂年度体检系列报道 (一)(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鸿海:布局全球的硬功夫 VS 横扫市场的软本事 - 亚洲制造大厂年度体检系列报道 (一)(ZT)   
八袋长老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院士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5/02/03
文章: 6961
来自: 大陆到小陆
海归分: 601515





文章标题: 鸿海:布局全球的硬功夫 VS 横扫市场的软本事 - 亚洲制造大厂年度体检系列报道 (一)(ZT) (1565 reads)      时间: 2006-1-11 周三, 10:22   

作者:八袋长老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亚洲制造大厂年度体检系列报道
——鸿海:布局全球的硬功夫 VS 横扫市场的软本事

2006/01/09

前言:成立于1974年的鸿海,以电脑零组件起家,上世纪80年代的鸿海精密工业,只是个位于台北近郊土城工业区的一家不起眼的电脑连接器制造厂。2005年10月份,鸿海创下单月780.8亿新台币(约合24亿美元)的营业额新高纪录,从2005年的1月到11月,鸿海精密总共创造了5918亿新台币的营业额,估计2005年全年的营业额,将可高达6600亿新台币(超越200亿美元)以上。事实上,鸿海的影响力绝对不仅体现于这个出现在每个月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如果我们知道,全球第一大电脑公司戴尔(Dell)、成长最快的电脑公司宏碁(Acer),这两家企业的台式机全部来自鸿海的工厂,我们会对鸿海更具敬意;如果我们也知道,鸿海通过投资机制,成为撼讯、丽台两家显示卡制造厂;思科网络设备供应原厂建汉;以及为中国市场第2~6名笔记本电脑(NB)供应品牌,担负OEM制造重任的志和电脑等企业的重要股东,我们会更惊讶于“鸿海帝国”的影响力。

产业布局全球,总部设在台北土城的鸿海,主要生产基地仍在中国内地,但也遍及五大洲。鸿海在深圳龙华设有集团主要制造基地,在广东中山拥有国碁制造处,在烟台、太原、北京、昆山、天津都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分别供应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此外鸿海还有美国德州休斯敦厂、机械设计及研发的指挥中心之称的美国富尔顿厂、专注于连接器的美国赛波斯厂,另外在北加州设置光机电研发中心和生产线,还有捷克的制造基地等。鸿海全球8.5万名的员工,都跟着董事长郭台铭的节奏起舞,而郭台铭大开大阂的个性,也的确让竞争者、合作伙伴都瞠目结舌。赵孟贱之、赵孟贵之,郭台铭以雄厚的资源主导购并,让合作伙伴从谷底翻身的本事,媲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孟,确实让人啧啧称奇。

郭台铭是何许人也?

母亲来自山东烟台,父亲则是原籍山西的警察,毕业于台北近郊不起眼的中国海专,郭台铭没有惊人的家世、学历,却在这个CEO大多出身名校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呼风唤雨。高挺的郭台铭,常常将北方汉子的豪迈挂在嘴上,表现在事业管理文化上,他却有许多南方人才有的细腻。

为了承接戴尔电脑的订单,鸿海在邻近重点客户的总部附近买下高尔夫球场、古堡,藉以与这些客户的核心主管做最亲密的接触。甚至为了通吃手机大厂的代工订单,鸿海在北京亦庄工业区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的隔壁,买下大片土地,兴建完全服务到家的生产体系。为了布局将来的日韩市场,孝顺的郭台铭选择母亲的故乡烟台,也善用烟台通晓日韩文化的优势,都显现出这个北方大汉细腻的一面。

为了防堵恶意批评鸿海的媒体记者,郭台铭不惜指派专人,长期追踪该名记者对鸿海的不当批评,甚至因为与该名记者对簿公堂,而被冠上“大鲸鱼对抗小虾米”的批评。郭台铭说:“我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但我在意我的企业是否被公平对待!”。

一.鸿海精密:
我才是真正的EMS制造厂

科技巨人鸿海2005年展现强大的营收增长力,不仅单月营收数字站稳于500亿元新台币(约合125亿元人民币)大关之上,9月、10月营收还以逾新台币100亿元的跳跃式增长达新台币680.17亿元、780.82亿元,表现相当突出;尽管11月小幅受挫,仍不掩鸿海2005年强大的营收增长表现,稳居台湾民营制造业龙头。以此增长态势估计,鸿海2005年全年营收可望上看新台币6600亿元(约合203亿美元),再缔造新的里程碑。而在众人关注的消费性电子方面,iPod仍处于市场缺货状态,12月零组件供应紧俏状况较为舒缓。整体而言,2005年鸿海营收增长表现算是可圈可点,年增长率可望达六成,优于2005年年初对外界公布的三成增长率。

消费性电子是下半年成长力度最强的产品线,由于客户产品市场销售良好,鸿海的代工订单与出货自然跟随大幅增长,而网通产品也有不错的成长表现。另外,鸿海代工的苹果(Apple)iPod nano与索尼(Sony)的游戏机PSP,市场需求热络,出货大增,也是推动鸿海营收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鸿海才是真正的EMS大厂

相对于其它有意进军EMS(专业电子制造服务)的大厂,鸿海才是货真价实的EMS制造厂。鸿海的购并策略,很明显集中在“客户永续关系”和“产品完全制造”两大方向。购并芬兰手机机壳厂艺模(Emio Oyj)成为诺基亚(Nokia)手机零组件的供货商,为成为整机供货商奠定基础;买下摩托罗拉(Motorola)墨西哥厂并与天津厂建立特殊紧密关系,现在早已是Moto手机的重要供货商;另外,买下或租用惠普(HP)等国际PC大厂在特定地区的组装厂房,也是鸿海稳握这些国际大厂台式电脑与服务器订单的保证之一。

在产品完全制造方面,鸿海成功发展“不做则已,要做就从内到外一条龙”的方式,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鸿海通过买下奇美通讯获得手机的研发能力,买下国碁电子获得网通技术与产品能力,买下法商汤姆逊(Thomson)光驱激光头制造厂,在ODD产业掌握一定基础;让旗下PCB软板厂华虹电子购并生产COF板的锽钿;在山西买下镁矿厂发展完全垂直整合的镁合金事业等。无一不是鸿海雄心的展现,供应链缺什么,鸿海便像雷达一般扫瞄产业,然后进行投资,弥补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对鸿海而言,不断的强化竞争力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不断履行实践的课题。

2000年是鸿海帝国的分水岭

郭台铭曾经表示,2000年是鸿海发展的分水岭,之前完成信息平台事业架构,以模具、机电整合及组装为主。他说,未来10年将是以现有的全球运筹架构,全力发展光通讯、网络事业。其实鸿海真正上了台面的关键期,是2001年初英特尔(Intel)关闭波多黎各厂后释出的主机板订单开始。除部分戴尔主机板由微星小量试产外,包括康柏(Compaq)、Sony、戴尔等PC大厂原先由英特尔生产提供的订单,全部都由鸿海接手,并成为英特尔关闭主机板厂的最大赢家。

事实上,鸿海由连接器再跨入机壳事业的过程中,藉由旗下的创投公司,买下IBM电源供应器主要供货商康舒科技的股票,并与高效科技策略联盟。之后鸿海也买下广宇的股票,取得光驱与缆线相当稳定的供应来源。此外,鸿海也与全球最大热浸镀锌钢材大厂烨辉,于深圳合资设立热浸镀锌裁剪厂,对于日后电脑机壳原料的取得,以及降低成本,都有很大的帮助。

1999年7月,鸿海宣布取得华升17%的股权,使得鸿海的准系统王国中,除主机板外,上自钢材、下至系统组装一应俱全,整体的竞争力也大幅提升。由鸿海所建构的版图,也明白显示对于准系统事业发展的意图。

鸿海由连接线跨入准系统后,以“零组件模块机动制造商”(Component Module Move,CMM)为主要发展方向,为客户提供一地设计、三地制造、全球交货的运筹模式,有别于台湾大部分电脑代工厂商由OEM晋升为ODM的模式,提供客户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工程服务、小量生产及大量生产外,鸿海还能提供关键组件、全球生产及交货的CMM模式。

郭台铭指出,在研发方面,鸿海不以购并方式来成长,而偏好自行培养研发人才,目前研究重镇分布在日本长野、圣何塞、洛杉矶、奥斯汀、哈里斯堡、北京、捷克等7大重镇。

北京厂为高度自动化生产的厂房,和客户比邻而居,以电车将半成品直接运送至诺基亚的生产线;欧洲捷克生产基地已运作一段时间,成为鸿海在欧洲生产物流中心;日本长野则负责鸿海精密光学镜片开发;美国哈里斯堡一向是连接器的硅谷,鸿海有多名研发人员在此地,专门研究高速连接器及光电转换器;奥斯汀为是配合主要大客户戴尔产品开发的研发中心;洛杉矶则是准系统(Barebone)机壳研发中心,负责新产品开发服务;圣荷西也有光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心。

鸿海以CMM营运模式,善用大量生产的核心技术,全球生产、交货的物流管理,为客户节省运费及库存成本。鸿海完成全球布局后,已经可以做到一地设计、三地制造、全球交货的运筹模式。鸿海之所以能取得各大厂的订单,除其旺盛进取心外,和EMS(专业电子制造服务)厂无法满足戴尔等电脑大厂对交货弹性的要求也有密切关系。

二.从全球趋势
看鸿海帝国的家谱

对于身为全球EMS大厂的鸿海来说,降低制造成本是公司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何鸿海家族不断增添系统组装关键零组件供应大厂,比如日前相继纳入首利及英群成为旗下公司,紧接着外资圈又指出,鸿海也跨足PCB大厂,分别是软硬板供货商鸿胜以及广宇;不过除此之外,鸿海唯一还欠缺的便是电子元件,这是任何电子产业均会使用到的关键零组件。因此产业界甚至传出鸿海决定收购国巨5%股权,以稳定货源。据悉,起因可能是鸿海欲巩固经常缺货的NP0材料多层陶瓷电容(MLCC)的战略。身为产业龙头,鸿海动见观瞻,“富爸爸”效应,更是为人津津乐道。鸿海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投资购并案,仍以建汉、撼讯、丽台、英群等几项投资案,最引人注目。

买下国碁入主建汉

在2003年时,鸿海以1∶0.672的换股比例拿下当时台股网通股王国碁电子。迄今经数年的磨合,让其无论在宽带、WLAN与VoIP等相关设备产品方面,都有更好的竞争力。以目前WLAN产品区隔来看,拥有最大量需求的WLAN产品,莫过于内建于电脑的WLAN模块,而这正是鸿海目前最主要的WLAN产品生产项目。

自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鸿海、华硕在无线局域网络(WLAN)产品的出货量,开始超越亚旭、建汉、正文等网通专业厂。而就2005年全年出货量预估来看,不少网通厂都认为,鸿海与华硕应可包揽2005年台湾地区WLAN模块出货量前两名。单以此来看,台湾网通厂若要继续维持在WLAN产品线的竞争力,则必须具有一定水平的出货量才能达到经济规模,方能与鸿海、华硕等大厂维持分庭抗礼的局面。

2006年以后,来自于消费性电子内建WLAN模块的订单,会有相当高的想象空间,其中又以游戏机内建WLAN模块的订单最值得注意。不过,目前确定已内建WLAN模块的游戏机产品,只有Sony推出的PSP产品,其内建的WLAN模块目前由建汉供货,虽然先前Sony为分散风险,选择日系厂商为WLAN模块的第二供货来源,但日系厂商的WLAN模块产品出货不顺,因此目前PSP内建WLAN模块仍主要由建汉供货。而除建汉外,亚旭与正文也都接获游戏机相关WLAN产品订单,其中亚旭系为微软生产选配WLAN产品,正文则是接获任天堂(Nintendo)的订单。

游戏机内建WLAN模块市场,之所以被众家厂商看好,主要因为其实际出货量相当可观,以建汉为例,其为PSP生产的内建WLAN模块产品,单月出货量动辄达到100万片水平,相比于目前网通厂面对的其它市场机会,游戏机内建WLAN模块确实是网通厂寻求扩充WLAN经济规模的重点项目,而鸿海等大厂也已开始将势力延伸至此领域。

据了解,鸿海目前在为Sony代工生产PSP时,也尝试将WLAN模块与其它部分零组件整合为单一片板(Single Board),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未真正顺利导入量产,但鸿海后续可能为相关厂商带来的威胁却仍不容忽视。

除游戏机外,也有WLAN设备厂表示,看好2006年MP3内建WLAN模块的需求,目前已有大型的国际级MP3厂商开始规划内建WLAN模块的新产品。以此来看,相比于PC或游戏机客户多集中在大厂身上的状况,MP3市场的订单来源则较为分散,这也让规模不大的网通厂有机会藉此卡位,抢进内建于消费性电子的WLAN模块需求。

只不过,相比于PC或是游戏机内建的WLAN模块,内建于MP3或其它更强调轻薄短小的消费电子内建WLAN模块市场,厂商需要有更强的迷你WLAN模块设计研发能力。WLAN设备厂表示,目前此部分迷你WLAN模块市场,仍以日系厂商较为领先,台厂虽已开始投入开发,但到实际进入此一市场,则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建汉在台系网通厂中,其产品技术开发的实力,应算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建汉最值钱的部分,就是来自于现有的技术研发团队,这当然也是鸿海对建汉青睐有加的原因。

就新兴无线宽带技术WiMAX来看,英特尔原本在客户端产品仅选定网通厂正文作为其合作伙伴,其802.162004芯片也仅供货给正文,但近来英特尔已决定改变策略,将增加四家新的客户端合作伙伴。据了解,除建汉等两家网通厂外,鸿海、华硕也都是英特尔选定的WiMAX客户端产品新合作伙伴。

积极推展WiMAX市场的英特尔,已经陆续与国际大厂及我国厂商合作,包括诺基亚、西门子、北电(Nortel)、Airspan、中兴及华为均为其合作伙伴,不过,在代工厂商部分,自2005年4月宣布正文以来,目前仍维持独家供货。

英特尔创新研发中心总监林荣松表示,英特尔将邀请更多台厂参与,英特尔的WiMAX芯片将进入多元供货的时代,同时也将形成正文、建汉等专业无线宽带专业厂商,力拼鸿海、华硕等IT大厂的全新竞争局面。

事实上,目前与英特尔合作的多家国际大厂,都倾向于自行开发基站设备,将客户端设备委外生产,并一致看中台厂的研发与制造优势。以目前与英特尔合作密切的正文为例,有十多家厂商由其供应客户端设备,包括Redline CommunicATion、Airspan、Alvarion、中兴及华为等都名列其中,而北电及诺基亚也公开表示希望与台湾厂商合作,尽管目前需求不高,但WiMAX未来的商机备受瞩目。

招安显示卡双雄撼讯、丽台尽纳旗下

在显卡市场上,ATi与nVIDIA双雄争战多年,可以说是各有胜场。最近ATi阵营虽仍面临芯片缺货问题,但由于ATi对渠道板卡客户数量管制较为严格,同室操戈的情况并不严重;而nVIDIA方面则为了夺回显示卡市场龙头宝座,持续增加板卡合作伙伴,同阵营间厂商竞争激烈。台系的两家显示卡专业厂撼讯与丽台,各自支持ATi与nVIDIA,而鸿海集团则在背后投资两家厂商,可以说是左右逢源、两不得罪。

撼讯与丽台两大显示卡厂,2005年10月业绩走势各异其趣。丽台10月营收为新台币8.65亿元,比9月的10.6亿元水平下滑18%,同时也比2004年同期下滑16.35%,其中,显示卡以及可视电话出货都比9月下滑;不过,卫星导航产品业务则小幅成长,由9月的新台币1.39亿元小幅增长至10月的1.67亿元水平。撼讯9月营收则达新台币5.94亿元,相比于8月5.31亿元明显增长11%,出货量也突破35万片水平,内部初估全年出货也应能突破400万片关卡。不过不管谁输谁赢,背后的鸿海,不仅赚进代工的好处,也可以分享业绩成长的盈余。

入主英群布局光驱

鸿海收购法国汤姆逊的激光头部门,在光驱产业打下一定基础。鸿海与英群策略联盟,英群负责光驱渠道与品牌经营,近期在大陆市场推出人民币399元的16倍速DVD刻录机,零售价格比三星电子、明基等一线品牌,还便宜超过一成,震撼DVD刻录机市场,鸿海进军光驱市场效应逐渐显现。但在大者恒大的产业趋势下,英群的光驱产量未如预期,2005年的出货量比2004年显著衰退。


三.全球生产布局

由于宏碁拟于2006年强攻台式电脑(DT)市场,并预估2006年DT出货量将达600万台,比2005年预估的300多万台呈倍数增长;为此,宏碁将会利用DT代工伙伴鸿海在深圳龙华、欧洲捷克及山东烟台等代工厂的产能,以因应未来出货量的增长。宏碁董事长王振堂日前即表示,宏碁2007年PC产品出货目标为2500万台,其中DT出货目标为1000万台。

曾在两岸担任总经理的宏碁林显郎表示,目前宏碁DT百分之百由鸿海代工,其中约有70%的台式机是以No-Touch的方式来运作。林显郎表示,所谓的No-Touch,就是宏碁定好台式电脑规格后,直接送交厂商代工,并由代工厂直接出货,宏碁不经手的运作模式。据了解,税率、运费等问题,是宏碁采用No-Touch的原因之一,若宏碁经手处理一台DT的包装与出货流程,会因此增加约200美元的成本。

目前宏碁计划采用分散代工的方式与鸿海合作,林显郎指出,由于DT的运送费用比NB昂贵,且从深圳运到欧洲、俄罗斯等地的路程较长,因此打算以分散产能的方式来缩短产品运送路程,以节省运费成本。鸿海买下惠普位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最后组装工厂,着眼点也是全球完整的布局。

鸿海进军渠道大陆市场成为试金石

鸿海在大陆渠道上的投资包括赛博数码、鸿利多及数码捷豹3种型态。成立还不到两年的数码捷豹正在起步阶段,仍然处于亏损的情况;其余如赛博数码、鸿利多,则是以末端零售渠道、卖场为主。

在大陆,外资PC系统产品拥有的品牌有宏碁、戴尔、明基、惠普等,近来联强在大陆渠道布局迈开大步,同时宏碁也改变大陆渠道策略,全面走向全国总代理(Distributor)制度。

在此背景下,鸿海将基于集团策略调整的考虑,不得不决定暂停渠道代理的业务,中止处于亏损状态的数码捷豹的营运。决定集中火力于目前较具优势的零售渠道,数码捷豹与鸿利多合并,为鸿利多进行与扮演后勤物流、运筹的角色。2005年鸿利多预计将从5家门市拓展至10家,并且锁定从富士康最具影响力的深圳、广州起步,逐步开拓大陆零售渠道市场。


四.鸿海的敌人

事实上,全球3C高科技产业因规模快速放大,但利润迅速走跌等大势,而明显走入整合时代,许多规模小的系统与零组件厂,开始寻找与千亿级集团大厂的合作机会。除研华、亚旭已成为“华硕派”的成员外,建汉、华升、首利、撼讯、丽台、英群等更已成为“鸿海门”的伙伴;此外,纬创和光宝携手,大同与精英联盟,将来有更多3C小厂和广达与仁宝等系统大厂合作,将必然成为未来产业大势。在台湾地区,称得上是鸿海竞争者的厂商屈指可数,华硕、广达、仁宝、光宝、纬创、英业达,另外精英加上大同也可一搏。在海外地区,鸿海看得上的竞争对手,大约也只剩下EMS领域中的几家领导厂商,如伟创力、旭电而已。

鸿海或华硕等大门派的出现,将有助各种不同产业的发展秩序进入更稳定的状况。过去几年来,不管何种市场几乎都出现众多厂商为求生存,针对有限订单杀价争夺的情况,在市场规模不断放大而利润迅速压低的情况下,大部分厂商陆续被淘汰,现在包括系统厂和零组件企业,真正有影响力的都只剩下四五家,因此,现在可说是进入新一波的整合阶段,这些原本握有一定规模市场的企业,也被迫必须和层级与资源更大的集团大厂结合,才能在新资源的挹注下,继续在原产业取得影响力。

在华硕宣布以新台币66亿元代价收购亚旭100%股权后,外界多将2002年鸿海以300亿元高价购并国电的案例拿出来比一比,不论是感慨亚旭以超低价卖给华硕,还是讪笑鸿海以超高价买下国电,媒体、投资机构的焦点,都还是在价格高低上面。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鸿海或是华硕,其在产业整合的版图规划上,应该都不是瞎子摸象式的结果,在讨论价格高低的议论过后,外界反而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从这些大厂的布局动作,来看新一代的网通产业发展,究竟会展现何种面貌。

宽带只是敲门砖鸿海、华硕卡位观风向

鸿海与华硕在切进网通市场领域,一开始就是先从宽带网络开始切入,鸿海选择的是以购并当时台系宽带第一大厂国电为手段,快速切进宽带网络市场,而华硕早从2000年初期就开始自行发展宽带网络产品,虽然在ADSL市场一直都未成气候,但在Cable调制解调器市场上,华硕倒是一直都有很不错的表现。

为何一定都要从宽带下手呢?一开始的思考很简单,就是因为有“量”,但若想得更深一点,宽带不但是终端用户连上网络的基础,更是连上网络后走得更远的起跑点,从ADSL调制解调器、ADSL路由器,到整合WLAN、VoIP、Video压缩播放,一台小小的宽带客户端设备,向上可以堆栈出许多可能的商机。

鸿海在购并国电后,虽然初期的订单流失和动摇,被业界引为笑柄,但就鸿海后续的发展来看,最后还是拿下了许多台湾网通代工厂垂涎已久的摩托罗拉Cable调制解调器代工订单,这是连国电当年想吃都吃不到的一块蛋糕。因为有国电的技术背景支持,再加上鸿海与摩托罗拉的深厚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得到的是单一网通代工厂所不可能拿下的大订单。而鸿海不是吃到摩托罗拉的蛋糕就满足了,摩托罗拉后续在数字家庭产品上的订单,以目前的态势来看,也将会是鸿海的囊中物。

跳过品牌设备商电信业客户才是大金矿

而随着宽带普及率逐渐提高,单一宽带连网产品的增长率当然也不可能像当年一般直线上升。但是,通过这些宽带网络产品大量出货累积的装置基础量,却可能转化为另一股新的商机,电信企业的采购订单,就是最值得注意的商机所在。

过去台湾网通代工厂与电信业之间的关系,中间多是隔了一层品牌设备商,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在市场上逐渐成型的一股趋势,就是电信业直接主导采购力量的兴起。因为过去长期的配合,这些电信企业多半已知道产品真正的供货商是谁,与其通过间接的转介剥削,电信企业反而乐意与生产厂商直接接触。这样的状况,其实已经在市场上逐渐蔓延,近来北美部分电信企业,就已开始积极与台湾网通设备厂接触,跳过品牌设备厂,直接下单进行采购。

若以此来看,当年的国电与现在的亚旭,其实都具有与电信企业往来的深厚经验,只是没有直接出货给电信企业而已。而亚旭近年来在主流宽带网络ADSL市场,已挤进全球前3大生产厂商之列,其过去所累积的产品装置基础与电信业往来关系,是亚旭在有形资产以外最珍贵的无形价值。就有网通厂企业表示,华硕之所以会看上亚旭,营收贡献绝不是主因,来自电信业渠道的价值,或许才是华硕看重亚旭的关键。

若以目前网通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电信业主导采购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大,而要与电信业往来,须有够强的财务实力作后盾,来因应电信业特殊的付款习惯;而直接与电信业往来,对产品制造厂而言,则更需要扩充在各个市场的运筹配送、技术支持体系。以这些条件来看,鸿海、华硕几乎都不虞匮乏,相比于单一角色的网通代工厂,更具有就此胜出的绝对优势。

最近IT产业界动作频繁,发生不少跌破市场眼镜的事情,继华硕成功购并网通厂亚旭后隔日,精英、大同也迅速宣布策略联盟。在华硕、鸿海等“巨型”企业持续扩张版图下,中小型厂商随时存在高度危机感,已纷纷寻求产业界可携手合作的好朋友。若华硕、鸿海等大厂持续购并它厂、强化产品线,IT产业的购并、策略联盟仍将方兴未艾,估计也将加快其它厂商互谈合作的时机。


作者:八袋长老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光宝:坚持老二哲学,只做客户的朋友- 亚洲制造大厂年度体检系列报道 (二)... 海归论坛 2006-1-11 周三, 11:43
商场学步之: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不要和狗抢骨头。海归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市... 创业论坛 2009-2-08 周日, 14:18
[转帖]中国央行准备金率上调:亡羊能补牢?中国的债券市场可能将出现这样一种... 海归论坛 2006-6-20 周二, 06:01
特大新闻:CCTV关于亚洲杯冠军决赛的最新新闻报道 海归茶馆 2004-8-10 周二, 18:00
互联网行业:中华网在美申请破产保护 市场竞争激烈不进则退(转帖,有对安普若... 海归商务 2011-10-07 周五, 10:58
华为面向全球招聘管理服务类市场总监,工作地点深圳或南京,50万-120万 IT 2011-4-12 周二, 01:38
亚洲评论:免费博客书席卷大陆博客市场 海归茶馆 2008-8-08 周五, 09:17
转载:愤青思维看《功夫熊猫》 海归主坛 2008-6-23 周一, 23:56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八袋长老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鸿海:布局全球的硬功夫 VS 横扫市场的软本事 - 亚洲制造大厂年度体检系列报道 (一)(ZT) -- 八袋长老 - (9222 Byte) 2006-1-11 周三, 10:22 (1565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