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ZT: 微软中国八大过客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微软中国八大过客   
wanderer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1232

海归分: 168152





文章标题: ZT: 微软中国八大过客 (1696 reads)      时间: 2004-1-31 周六, 06:01   

作者:wander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这是去年的文章,当时其标题颇有哗众取宠之嫌,因为文中涉及的八人中有两人 -- 张亚勤和唐骏那时还在微软中国似乎干得正欢。但在过去一个月里这两位的情形都发生了变化:2004年1月7日张亚勤在他38岁生日时被正式调离微软中国研究院,回到总部负责微软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几乎是在同时,唐骏对一家上海媒体公开表示他可能随时离开微软而成为真正的微软中国的第八位过客。


================================


  伴随着田本和、杜家滨、吴士宏、张湘辉、高群耀、李开复、张亚勤等优秀经理人的过往,微软在中国走过了12年风风雨雨。他们之于微软,或许曾经是闯将,但事过境迁,却都沦为微软在中国历史的过客……

  田本和

  1992年伊始,田本和建立了微软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做市场找代理。

  1993年,比尔盖茨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当日播出的新闻联播的画面上,被中国领导人接见的比尔盖茨头发蓬乱,形容憔悴。很快微软员工中就传出比尔盖茨遭到了来自国家高层的不客气批评: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国度。你刚刚来,有太多东西不了解。你们的许多做法很不合适。

  以舍我其谁自诩的微软文化在泛欧美地区长驱直入,备受钦佩和追捧。在韩国和日本虽然遭遇了抵抗,但最终还是逐渐赢得了市场。但这些值得炫耀的经验在中国全部失灵。个性张扬、追求速度和结果的微软行事方式,被认为是傲慢跋扈,没有和中国合作的诚意。而最早代表微软来到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田本和又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微软不受欢迎的印象。以比尔盖茨首次来华的遭遇看,田本和显然没有意识到在中国做生意需要怎样的铺垫。田本和对待政府和媒体的态度生硬,据相关人士透露,在拜访政府部门和媒体时,田本和的下属常常会代他受过,吞下大堆批评意见。田本和忘记了,让微软在中国成功落地,才是打前站的办事处最要紧的事。

  多年以后,田本和几经沉浮,被安排了微软亚洲出版事业部。


  杜家滨

  1994年3月,杜家滨入主。杜家滨当时的头衔是美国微软公司北京代表处总经理。后来杜家滨积极和政府周旋,采取多走动多穿插的策略创造机会,微软在中国也由办事处变为独资公司,创建了微软中国。

  在杜家滨自己的责任书上,他更在乎这两个字:关系。

  1994年,杜家滨抓住中国政府官员赴美开会的机会,直飞美国,邀请他们到微软公司参观,就此为微软在中国的发展铺设了高速路。

  在杜家滨的任期内,让中国政府认识了微软,微软也认识了中国。这段时期成为微软有史以来和中国政府关系最友善的时期。杜家滨成功扭转了和原电子工业部的关系:“过去加班吃晚饭,两桌足够了,才17个人,但现在有300多人。”

  落地生根是杜家滨最大的功劳。然而,对数字极度追求的微软永远不会满足,此时的微软中国的业绩惨不忍睹。其销售额竟然连一个马来西亚都比不上。

  微软开始思变。在杜家滨执政微软中国最后的日子里,开始忍受令人尴尬的人事安排方案??微软中国公司由中国区总裁和大中华区总裁联合执政,以及后来的微软中国总裁和微软中国总经理联合执政……

  对于杜家滨下台,微软的官方说明是杜家滨的幼子罹患重病,不得不离开,但真实的理由是微软中国销售业绩不佳;这也足以理解为什么最终接替杜家滨是吴士宏,一个公认的销售高手。


  吴士宏

  1998年3月,曾在IBM风光一时的打工女皇吴士宏被推上前台。吴士宏在上任之初就表示:“要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微软,公司在中国成长,也要为中国做贡献。”上任之后,她也迅速地组建了管理团队的“全华班”,并开始改造微软中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尽量在微软极具刚性的管理体系中,加入一些IBM式的人情味。

  然而天不与便。在1999年1月,听完吴士宏的新财年预算报告后,鲍尔默两眼盯着桌面,双拳撑起下巴,缓缓地说:“我从10年前就开始梦想,梦想让微软在中国成功。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一点一滴,每年都做几件对的事。我们现在做了一些对的事,但是还要继续往下一点一滴地做。我真的希望我们的梦想能够实现。”极端重视业绩数字的销售氛围,让所有地区特殊性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以下这组数字可以更好地解释吴士宏的出走:微软每年两度考核的最关键数字是“新增每台PC的销售额”,也就是用微软中国的年销售额除以中国当年新增的PC数。在微软方式中,每新增一台PC,必然给微软的业绩带来贡献(在中国,这一点只在理论上成立)。历任中国区总经理都在这个数字面前折戟沉沙。一位曾在微软担任高职的人士透露说,1999年,这个数字在美国约为400美元/台,日本大约是300多美元/台,台湾地区是100多美元/台,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仅是一位数……


  张湘辉

  对于吴士宏的下台,一些媒体认为是维纳斯计划的失败导致吴士宏的下台。但是,稍微对微软有常识的人应该清楚,当时主持维纳斯计划的并不是吴士宏而是微软研发中心总裁张湘辉。

  张湘辉主持开发了Windows系列、Office系列和维纳斯等软件产品。微软当时之所以提出维纳斯计划,就是想用一个可以实现电视上网功能的盒子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计算机的价格问题,一个是计算机的难用问题,希望让国内更多的人们接触到以前必须要通过计算机来接触的信息。

  在回顾“维纳斯计划”时,张湘辉坦白地说:“它的生命力和商业前景是有限的……电视毫无疑问是一个家庭的娱乐中心,绝大多数家庭在电视前面欣赏节目的时间都要大于在计算机前面的时间。现在看来,如果我们希望改变这种习惯,把信息放到首要的位置,让电视变成一个信息终端,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今的张湘辉仍是微软研发中心的总经理,但今日的地位已经不能和当初同日而语。这一两年来,张湘辉的声音越来越小,坊间有这样一种猜测:张湘辉已经被唐骏收编?

  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当年记者问及张湘辉为什么要来微软时,张湘辉说道:“这就像上大学一样,在美国要选择上哈佛和斯坦福,在中国要选择上北大、清华,要想开发软件就要到微软。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把目标定高,比别人早走半步,这样,将来工作要好做,自己也会有信心,成功的机会也比别人多一些。”

  张湘辉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提到“将来”?不得而知。


  高群耀

  吴士宏的离开,给微软中国留下了这样一道难题:盗版!

  盗版问题一直是困扰微软的梦魇。当年杜家滨就经常微服私访盗版情况,以至于那时在中关村大街上、市场里倒卖盗版光盘的小贩,很多都知道“微软的那个胖子”。

  2000年4月,原大中华区总裁罗麦克带来了高群耀。高群耀一边将大量的中国企业捅下马,一边危机公关。但与此同时,微软的公众形象继续暗黑。

  2001年,在鲍尔默的授权下,微软总部拨出一笔钱,用于在全球各个地方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具体的用途是做当地政府欢迎的投资。鲍尔默甚至说,我不太关心这些钱被你们拿去做什么了,我在乎的是你用这些钱改进了怎样的关系。

  微软这一次似乎抓住了重点。走过“请政府部门人员吃饭”、“和政府声音保持一致”的阶段后,微软明白要“做实际的事”了。在高群耀时期,微软中国迎来了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以2002年上半年为例,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销售额增长了117%,微软中国大企业客户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政府业务增长了81%。

  2001年底,微软在北京政府采购中失利。作为事件的直接责任人,高群耀事后如此轻松地说道:“我那时正在外地休假。”许多人由此认为高群耀不负责任。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在此事件之前高群耀已经被架空,当时黄存义派来了大中华区负责投资策略的龚定宇负责此事,“任何人不得插手”。龚定宇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接任高群耀的位置。遗憾的是,这个龚定宇之恍惚,甚至连国标GB18030是什么都不清楚,导致采购失败,这也导致其接任遥遥无期。再后来,微软滴水不漏,高群耀却成了公司政治的替罪羊。

  高群耀临走前发了这样一封邮件,“我将于3月29日辞职……如果我不感谢黄存义的话,那将是极大的疏忽,是他帮助我作出了这个重大的选择。”


  李开复

  与高群耀的失意以及张湘辉的跌落(张湘辉的微软中国研发中心一直没能得到迁升,而当年的四足鼎立之势已经不复存在)不同,微软研究院的李开复却节节高升。

  1997年比尔盖茨决定投资8000万美元在北京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经老朋友及微软公司数次相邀,被称为“苹果电脑公司的技术天才和总裁斯考利的‘秘密武器’”的李开复决定走马上任。

  对于李开复的职责,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在公开媒体上,李开复长期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动辄拿“为中国做点事”、“要对得起中国。这是我父亲告诉我的”这样的话来蛊惑人心。于是,有媒体称他为“来自微软的亲善大使”。

  第二种说法是,李开复是微软知识侵略中国的炮手,扮演着微软的“最大的猎头”。从孤身一人到中国,短短的18个月中,他为研究院留下了7个世界一流的研究组,60多位年轻、杰出的科学家,包括12岁进入科大少年班的张亚勤。当有强烈民族情结的人为李开复的“人才饕餮”忧心忡忡之时,李开复用出色的外交公关能力安抚了舆论。

  一年之后,微软研究院被升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李亦被提升为微软的全球副总裁。他被委任到承载微软未来命运的部门 -- .net用户界面部门。对于他的迁升,说法众多。至今还有媒体不时将他的一些话拿来烧烤,以证明李开复的“居心叵测”:

  “当比尔?盖茨或巴尔默碰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时,他们会想到问一下我的意见,在我这里寻求解决的办法。”李开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亚勤

  在李开复最为看好的华人科学家中,张亚勤是受李开复恩惠最多的。

  2000年6月,张亚勤荣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第二任院长。

  李开复为什么要找张亚勤接班呢?

  张亚勤曾是中国学者的传奇。少年大学生十二岁走进大学校园、17岁成为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20岁的张亚勤留学乔治华盛顿大学,23岁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1998年,张亚勤在李开复的召唤下进入微软研究院的时候,他的职位是:首席科学家,在微软研究院则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为他的继位做好了铺垫。

  在李开复的手下工作,张亚勤觉得给李开复做副手正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两个人工作99%可能是为了达成一种共识。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就一律向文化看齐。此时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角色,无论你是主角还是配角。”由此可以看出,张亚勤对李开复的尊重与服从。

  于是,很自然的,李开复迁升之后,张亚勤做为李开复未尽理想的接班人顺利上任。而且从现在张亚勤的处世行为来看,也更多的是对李开复的继承。外界对张亚勤的评价不再单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还有一个头衔 -- “猎头”!而且,在挖“深蓝”设计者许峰雄的时候,张亚勤只是将当年李开复挖他的手段从新执行了一遍,而李开复却以许峰雄师兄的角色在外围积极公关……

  所以,在李开复反复的强调自己对微软研究院的感情是父亲与儿子的感情的同时,好事者却如此评价张亚勤:李开复精神的延续……


  唐骏

  高群耀的出局,引出的是“最强势的总裁”-- 唐骏。唐骏的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证明了自己的强势。

  唐骏一上台,便提出了“春耕计划”以及“军乐团计划”,每个计划的全面实施都在3-5年之间。当记者问及唐骏还要在这位置上干多久的时候,唐骏说道:“五年” -- 这是重复高群耀的话。高群耀上任时也有过同样的“五年规划”,但离任时却自我解嘲:还好,我在微软中国CEO的位置上还干了两年……

  唐骏凭什么认为他会在这个位置上做满五年?

  首先,得从唐骏上任开始说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唐骏任职的32个月以前,吴士宏离开微软中国之时,微软高层就已经希望唐骏来接任,只是唐骏审时度势抵制住了诱惑。而唐骏的上任却选择了一个好机会,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微软中国都处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唐骏一上任就被笼罩上了“光荣”的光环。

  其次,唐骏和前微软亚太区总裁罗麦克的关系好在微软是众人皆知的秘密。而且,唐骏的关系网还撒到了鲍尔默的头上。在2002年6月27日,鲍尔默亲自为唐骏主持了生日宴会,当着员工的面:“40年前的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诞生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虽然鲍尔默的庆祝方式有点故弄玄虚,但从这样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对唐骏的欣赏。

  而唐骏却以幽默的肢体语言、行动的激情来演绎鲍尔默的行为。微软全球移动技术总监迈克威尔斯如此评价说:“唐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家伙,他对微软的文化有清楚的了解,他知道该怎么做。”唐骏对鲍尔默的模仿虽然不能是全方位的,但是至少在内部团队建设上是起到了作用。

  这样的细节,似乎可以理解成唐骏对鲍尔默的敬礼,也可以理解成唐骏在微软中国造神运动的一部分……

  2002年6月,在唐骏的极力周旋下,在完成了62亿元的政府公关后,微软的形象被空前神话和美化。在观察家看来,唐骏和鲍尔默的关系作用不可小视。

  2003年7月,微软人事大变局。和唐骏不和的黄存义被“削职”,从表面而言,唐骏将迎来最好的发展,但是如前文所言,黄存义在这场较量中并未真正的落败,而是分管了微软大中华区的销售,以及保留了其微软台湾的总裁一职。从实际权利上而言,唐黄相当,只是在虚职上,黄存义仍排在唐峻之上。

  好事者认为,陈永正的“下嫁”微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遏制黄唐之争,使两人都能公平的竞争。因为,只要在微软混上一两年,陈永正还将得到提升,而微软大中华区的位置迟早是空着等黄唐二人的。而陈永正的到来又空前的加大了大中华区的权力,为以后的大中华区的一统做好铺垫。

  再回头来看看唐骏的理想:在媒体的采访中,唐骏很爱谈自己的将来是选择一家内地的公司安度晚年。唐骏也注定是微软的过客?



作者:wander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ZT 微软中国首换洋帅: 改变本土化管理模式. 海归商务 2012-4-16 周一, 05:14
猎头职位-微软中国研发中心招聘Senior Development Man... 海归职场 2008-9-08 周一, 14:07
猎头职位-微软中国研发中心招聘Group Manager 国际专家库 2008-9-08 周一, 13:51
微软中国新掌门陈永正的中国投资策略有所改变 海归论坛 2005-10-19 周三, 08:41
微软中国副总加盟趋势科技 微软未提出起诉 海归论坛 2005-8-02 周二, 09:48
给微软美国高层的五条关于中国的意见 海归论坛 2005-6-24 周五, 08:21
盛大公司确认微软中国前总裁唐骏将出任总裁 (zt) 海归论坛 2004-2-06 周五, 21:50
据说美国即将开始要求中国赔偿盗版微软软件造成微软的损失,价值几十亿,不知真假 海归商务 2010-11-08 周一, 12:40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wander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ZT: 微软中国八大过客 -- wanderer - (11944 Byte) 2004-1-31 周六, 06:01 (1696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