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分享]方舟子和刘兵的恩怨始末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分享]方舟子和刘兵的恩怨始末   
aq999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校

头衔: 海归中校
声望: 教授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7/01/24
文章: 286
来自: 美国
海归分: 37774





文章标题: [分享]方舟子和刘兵的恩怨始末 (1859 reads)      时间: 2010-10-21 周四, 03:37   

作者:aq999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方舟子与刘兵恩怨始末



假如把方舟子所有的仇人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刘兵或许进不了前十名。但在科学文化人之中,他肯定能够排在前三名之内。那么,他是怎么和方舟子结的仇呢?
根据可以找到的资料来判断,方舟子与刘兵最早的交往,大概始于2000年5、6月间。这年5月31日,刘兵的文章《我的第一本科学书》在《中华读书报》上刚一问世,就被方舟子放到了新语丝的新到资料中。这样的“新盗”速度,在新语丝上,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享受到的。果然,刘兵不久就出席了“《方舟在线》作品研讨会”。(见: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精选网络争鸣评论宏扬科学实证精神》,https://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fzonline10.txt)。

实际上,就在方舟子2000年年底“遭遇北大”之际,他与刘兵似乎仍旧处在蜜月阶段。11月20日,方舟子在新语丝上贴出“11月7日, 在中国科技会堂与刘兵(清华大学教授)合影”照片。可见他对自己能够巴结上刘兵,还是相当得意的。(21个月之后,方舟子说:“我和他的全部‘交情’就是在饭局上见过三、四次面,和被他拉着合了一张影——当时我还没弄明白和我合影的是何方神圣”。(方舟子:《评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对新语丝的漫骂》,https://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liubing.txt)。

方舟子与刘兵的学术“互动”一直持续到2001年10月:

2001年6月,方舟子的《溃疡》出版。刘兵不仅建议了这本书的书名,而且,据方舟子后来透露,还“曾经在《科学世界》杂志上为我……写过一篇赞扬性书评。”(方舟子:《评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对新语丝的漫骂》,https://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liubing.txt)。

2001年8月12日,方舟子把刘兵、傅英凯翻译的霍金讲演稿《下一个千年的科学》放到了新语丝上。(两年后,这篇译文被方舟子骂为“错误百出”。)

2001年10月10日,刘兵的文章《“学术会议”中的“学术”》在《博览群书》发表。两周后,它又出现在新语丝上。

2001年9-10月间,新语丝转载了两篇吹捧包括刘兵在内的“科学文化人”的文章:《“漂移”在“交界”上的“生活方式”——中国科学文化人悄然亮相》(《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26日发表,新语丝同日转载),《在两束光辉照耀下——科学文化人漫谈科学与文化》(《光明日报》2001年10月11日发表,新语丝次日转载)。

刘兵与方舟子由朋友、盟友、战友到“死敌”这个转变,要从那个“牛顿杯科普图书奖”说起。



1、“科普图书奖”偷梁换柱

“科学文化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能量却相当大。这一点,我们已经从他们在2000年夏天炒作《方舟在线》时的作为见识到了。到了2000年底,《中华读书报》和《科学世界》杂志举办了一个“‘《Newton—科学世界》杯‘科普图书奖暨2000年度‘十大科普好书’”活动。从其“推荐委员会”和“评选委员会”的名单来看,这个活动可以说是“科学文化人”们一手操办的。尽管这些“推委”和“评委”总共只有23人,(见:王洪波:《2000年度“十大科普好书”诞生记》),尽管其中“真正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只有一位,(见:朱力远:《没有奖金的大奖》),但这并没有妨碍刘华杰把他们说成是“主流科普界”。(刘华杰:《关于方舟子来北大讲座的经过》)。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方舟子的《方舟在线》被评为“2000年度‘十大科普好书’”的第五位。

其实,任何一个人,只要看一眼《方舟在线》的目录,都不会相信它是一本“科普图书”。实际上,方舟子本人就称它为“大杂烩”,而身兼“推委”、“评委”的江晓原也承认,“《方舟在线》本意并不在科普”。但这帮科学文化人就有这样的能耐:他们不仅能够把“本意不在科普”的“大杂烩”定性为“科普图书”,他们还能让它成为“十大科普好书”之一。两千多年前宦官赵高指鹿为马,大概也不过如此。

那么,这些科学文化人为什么要如此捧方舟子呢?对于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留待下面再进行分析。此时,我们且看方舟子在那次评奖前后是如何忙活的:

11月25日,新语丝新到资料发表《“牛顿杯”科普图书奖入选书目》。这个书目产生于一天之前,而主办单位《中华读书报》公布这个书目却比新语丝晚了整整四天。

12月2日,即“评选”揭晓当天,新语丝新到资料发布《牛顿——科学世界杯科普图书奖”揭晓》。这比中国新闻网早了两天。

12月4日,新语丝新到资料公布《2000年度“十大科普好书”评语》。这比主办方公布正式评语早了十多天。

12月7日,新语丝新到资料转载李大庆的文章《民间科普奖悄然问世》。(原载2000年12月6日《科技日报》)。

12月13日,新语丝新到资料转载王洪波的文章《2000年度“十大科普好书”诞生记》。(原载2000年12月13日《中华读书报》)。

12月16日,新语丝新到资料转载朱力远的报道《没有奖金的大奖——介绍首届“牛顿杯”十大科普好书》。(具体发表刊物不详。)

2001年1月20日, 新语丝新到资料推出“【汉林新书推荐】首届牛顿杯十大科普好书”。

显然,方舟子对这个评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强烈的关注,而那些参与其事的“推委”、“评委”们,也一直与他保持着热线联系,随时提供内部信息。也可以说,在当时,方舟子与那些科学文化人们穿的是连裆裤。



2、“科学文化人”养虎“移”患

到了2001年11月,这个“科普图书奖”搞到了第二届。而方舟子与科学文化人的矛盾和冲突也就由此而产生,并且明朗化了。

原来,在这一年之中,方舟子出了两本新书:《叩问生命》(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和《溃疡》(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这两本书都是方舟子的网文结集,前者是“著名网络斗士方舟子先生的一本宣扬科学精神、进化论,批驳各种伪科学奇谈怪论的文集,一本使人警醒,令人沉思的科普佳作”(见该书内容简介),而后者则“主要是新语丝网站上‘立此存照’中的关键性论争文章”(见于彤:《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在溃疡处撒“盐”》)。

但是,让人百思不解的是,第二届“科普图书奖”的“入选书目”中,有“在溃疡处撒‘盐’”的《溃疡》,却没有那本“令人沉思的科普佳作”《叩问生命》。(见:《“〈Newton-科学世界〉杯科普图书奖”入选书目揭晓》,《中华读书报》2001年11月28日)。为什么“科普图书奖”不选方舟子的“科普佳作”,却专门选他的“论争文章”呢?答案就是,科学文化人之所以要“隆重推出”方舟子,是有着他们自己的目的的。

第一届“科普图书奖”选出“十大科普好书”之后,每本“好书”都由一位“评委”加以点评。《方舟在线》的点评作者是江晓原,点评全文如下:

“本书基本上是方舟子《新语丝》网站上文章的结集。在有水准的学术批评极为缺乏的今天,这本书吹来了一阵使人清醒的劲风。也有不少人对此非常反感,认为方舟子义务充任‘学术警察’,动机不纯。

“《方舟在线》的主题可以归纳为‘反伪科学与伪学术’。在学术腐败愈演愈烈的今天,在我们迫切需要‘学术警察’而‘学术警察’偏偏又极为缺乏的今天,方舟子在大洋彼岸义务为此间充任‘学术警察’,在客观上有什么不好呢?论事专门讲究动机,好作诛心之论,这是封建时代道学家的做法。

“方舟子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且又好辩好战,故《方舟在线》中的文章,大部分颇富战斗性。他是学生物学出身,因此对于‘神创论’、‘进化怪论’等伪科学的批判尤为凌厉。但他兴趣广泛,对文史也有相当造诣,《方舟在线》中有一组‘史学争论’文章,其中也没有什么外行话。”(https://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newton2000g.txt)。

从这篇评语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信息呢?显然,就象《方舟在线》的“本意并不在科普”一样,科学文化人极力吹捧《方舟在线》的“本意”也“不在科普”。他们的“本意”是要让方舟子“义务充任‘学术警察’”。也就是说,他们把方舟子推出台面,意在对付“学术腐败。也就是因为如此,刘华杰才会亲自参与方舟子的“打假”活动,而江晓原和刘兵才会怂恿方舟子出《溃疡》。在《溃疡》出版之后,他们还是要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把它捧为“科普好书”,以扩大它和它的作者的影响,不管它到底是不是“科普图书”。

平心而论,科学文化人极力支持方舟子到自然科学界去当“学术警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的中国正在实行“科教兴国”的政策,金钱如潮水般涌入自然科学界,学术腐败随之大爆发,而“文科”学者则只有眼馋、吞咽酸水的份儿。脚踏“科学”边缘的科学文化人们对此感到不忿,乃是人之常情。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利用不当的学术手段来吹捧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烂人”,本身就是“学术腐败”。更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他们找到的这个“义工”,乃是一个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白眼狼。这个人哪里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给一伙他根本就看不起的“土鳖”、“文傻”充当鹰犬、走狗?而实际上,这个“义工”还怀揣自己的秘密使命。



3、美国公司特派员图穷匕见

原来,早在几个月前,方舟子就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从一个“无业游民”到“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的身份转型。关于这个转型过程,笔者已经详细地介绍过了。(见《生物信息学家方舟子》,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04c229001007tnq.html)。那么,方舟子这位“咨询科学家”究竟要为这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提供什么服务呢?这当然是这位“科学家”到死也不会告诉任何人的天大秘密。但我们可以大胆地断言,在2001年的后半年,方舟子的腰包中,装着一份“美国生物信息公司”下达的任务单,而这个任务单,与在中国宣传、推广转基因植物有极大的关系。

就在这个背景之下,第二届“科普图书奖”入选书目揭晓了。此时的方舟子,既没有对自己的《溃疡》入围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对《叩问生命》的落榜而愤愤不平。他很可能对自己能否再次获得这个“民间”的、“没有奖金的大奖”毫不在乎。此时的他,更为关注的是中国“科普界”的思想动态。在把入选书目扫瞄了一遍之后,方舟子的目光便牢牢地盯住了侯美婉的《美梦还是噩梦》。据他自己说:

“这次到北京,赵南元先生送了我一本中译本,我翻了一下,认为是典型的反科学、伪科学著作。” (https://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homw.txt)。


其余见这里:

https://boxun.com/hero/200910/xys/2_2.shtml

作者:aq999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方舟子和刘华杰恩怨始末 春秋茶馆 2010-10-21 周四, 03:42
揭秘方舟子、刘菊花 海归商务 2012-4-26 周四, 17:43
[分享]方舟子评: 黑媒都是抱团的,附原文'李一' 道可道,非常道;弟子... 海归茶馆 2010-7-25 周日, 11:24
方舟子的妻子刘菊花竟然有如此深的背景(ZT) 海归商务 2012-3-06 周二, 18:18
ZT:刘华杰《我和方是民(方舟子)的那点事》 海归商务 2012-3-04 周日, 12:59
[分享] 支持韩寒,也劝方舟子转移目标打假。 海归商务 2012-2-01 周三, 14:52
[新闻]方舟子老婆刘菊花要红了 春秋茶馆 2010-12-23 周四, 00:27
原来方舟子的老婆叫刘菊花 海归酒吧 2010-12-20 周一, 13:43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aq999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 [分享]方舟子和刘兵的恩怨始末 -- aq999 - (4637 Byte) 2010-10-21 周四, 03:37 (1859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