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作家哈金:追寻"美国梦"的征途没有自由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1: 美籍华人作家哈金:追寻"美国梦"的征途没有自由 (1682 reads) 作者: mynameisearl 文章时间: 2008-1-10 周四, 10:58
    —
作者:mynameisearl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新华网消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不久前刊登一篇介绍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文章,题为《"自由生活"的高昂代价》,摘要如下:

在最新作品《自由的生活》中,哈金正式把创作背景从中国移到了中国人眼中的美国(《自由的生活》是他首部描写美国生活的作品),而过去作品中那种从容自如的文风却依然未变。

简单来讲,新书叙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描写了一个移民家庭逐步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1985年,吴楠(音)只身一人来到美国攻读政治科学博士学位。妻子萍萍(音)一年半后与他会合。两人在1990年与儿子滔滔(音)团聚。

吴楠渐渐对学位失去了兴趣,于是放弃学业,举家迁至亚特兰大市郊,买下了一家很小的中国餐馆。虽然经济状况越来越稳定,吴楠却愈加不安和焦虑起来,想去追求诗人的生活。

吴楠的经历固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但这不一定成为你阅读此书的理由。

读者之所以会对这部将近700页的长篇作品爱不释手(事实上我花了一个星期天就看完了),是因为哈金能够抓住吴楠在探索、改变生活过程中的那些闪亮的细节。在诸多细节的映衬下,吴楠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吴楠在搬家时承受了钻心的痛。他要从40个箱子装着的大约3000册书里挑出7箱书,以尽量减少搬家的花费。他之所以精心收集这些书,是为了回国后开办自己的图书馆---现在看来,此趟归国之旅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他们委托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邮寄行李,结果那35件没有保价的包裹大多出现了破损,但吴楠心烦的只是装在失踪的21号箱子里的几本诗集而已--虽然他连一个书名都想不起来。

当家庭遭遇灾祸时,他所能做的只是顺应妻子的要求---她刚刚出院---去一家韩国超市买蒜薹,因为妈妈答应儿子晚上做这道菜。他的无能之感因为一滴鸽子粪变得尤为强烈,他在搀扶病弱的妻子时发现自己是那么无能为力。

吴楠在食杂店赢得抽奖后飞回了北京,他在旅途中想起第一次来美国时的情景---他和其他初来乍到的人一样小心地洗净、收起餐桌上的塑料餐具,他们都大惑不解,不明白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是一次性的。"他们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将在这个新国度里遭遇怎样的丰裕与挥霍"。

《自由的生活》是哈金首部以第二故乡为背景的作品,而且显然加入了对其个人经历的描述。扉页题词--"献给(妻子)丽莎和(儿子)文,是你们成就了这本书"--暗示书中内容与他个人移民经历有着相似之处。

与吴楠一样,哈金也是为攻读研究生学位来到美国的,原本打算学成后回国,但最终放弃了回国计划。与吴楠不同的是,哈金拿到了学位,并接着投身教学生涯,现在是波士顿大学的英语教授。

哈金在近20年前决定只用英语进行创作,于是逐渐离中国越来越远。

吴楠最终意识到,"自由的生活"有着高昂的代价。在追寻所谓"美国梦"的旅途上恰恰没有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失败的自由--或者拒绝失败的自由。

作者:mynameisearl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