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门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天文学

#1: 关于大门 (1569 reads) 作者: 老涛来自: yun nan 文章时间: 2007-6-22 周五, 10:49
    —
作者:老涛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一道门的含义是极其丰富的,它是保护与防范、接纳与排斥、开放与封锁、安全与危险等这样一些词义相反的词组的共同承担者,是威权、财产、地位、归属的物化,是经常出现在诗歌中的隐喻和不在场的压迫者。

关于大门的记忆几乎都不是愉快的,我这种从小就不喜欢按别人的规定和“单位”规定的作息时间生活的人,跟大门的关系当然不会融洽。记得大学的一个暑假我去行署找其父亲当时为行署副专员的朋友,守在高干们住的小院门口的一个半老不老的男人对我进行了反复的盘问:你是哪个单位的?找人?找什么人?找X副专员的儿子?你跟X副专员的儿子什么关系?同学?我怎么没见过你?X副专员的儿子知不知道你要来?你有什么证件吗?直到我同学出来他才闭嘴。这个有颗金门牙的男人让我十分心烦,从此我再没到那儿去过。我刚工作时喜欢跟朋友在外面泡酒吧,经常很晚才散,单位还没分宿舍,只有回父母的家,大门肯定已经关了,只有翻进去;熟能生巧,到后来我可以让翻大门的笨拙的动作进化成简练、好看的一套程序,引体向上,翻转身体,改变重心,轻轻触地,从来没有惊动过守门的张老头。我离开小时候生活的城市工作以后,有空我就回家看看,说是看父母,其实更多时候是跟朋友在一起;只要晚上出去父母就会问我回不回来,而我也只漫不经心敷衍一句。有次母亲说你以后说回来就早点,昨天你说要回来,你爸怕关门,去门口守了好几十分钟。我真想什么时候能住在一个没有大门的地方啊。于是“有没有大门”或者“门关不关”就成了我自己生活后选择把家安在哪里的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之一”。

门在中国文化中似乎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泉州的门头,温州的坟头”,极言两种文化环境里面的人拿来作为财富象征物的东西。泉州我去过,但对那里的门头印象不甚深,可能走马观花,没有见着精华;温州没去过,但知道一件真事:一个发了点财的温州人花六十多万修了一座二层楼的豪华大坟,说“上层给我母亲住,我住下面”,做这事的人算得上我朋友,我只能微笑并沉默。我老婆原来单位的大门刚建起来不久就拆了,原因据说是一个自称会看风水的人对厂长说:贵厂本来应该生意更好,就是门的方位把更多财挡住了。于是就拆,改了方向建了个更气派的,新门起来了,厂长却差点进班房去了,厂子也从此一蹶不振--当然不是大门闹的,私造国家禁止的机械,东窗事发了。我也常见生意人为把商铺或厂门开于何方求神问卜,也见有所谓高人煞有介事掐指算来念念有辞。我虽非生意中人,但常识还是有的:这做生意就跟养孩子,桩桩件件哪样也马虎不得,运气的成分不能说没有,但从来没有听说靠运气成事的。

跟大门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经常被称作“看大门的”的那些人,多半是板着脸的,表情狐疑的,喜欢刨根问底的。有没有和善的看门人,应该有吧,但我是没见着。我父母所在的地方是个学校,看守大门的几个不满二十岁的伙子停逗的。周伯伯是学校的老职工了,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有次有个看门的见他进来问他你找谁,老人家的回答很有趣:我找我自己。我母亲有一次也碰到类似的问题,小伙子将脚搭在门口不让她进问她找谁,我母亲说回家,又问回哪个的家,我母亲说当然回我自己家,你还没生我就住在这里了。这个学校本来有两道门,其正门是时髦的用电开关的伸缩门,突然有一天门消失了,代之以一堵黑糊糊的高墙和一道小门,知情者说是因为学生打架都从这里跑出去,所以封起来;它的高度快赶上监狱的围墙了。就是这两道门竟有七八个人在守着,多半是职工子弟,当了兵回来的,没考上大学的,堆在哪里,抽烟打牌谈恋爱,由此也可见这个好玩的学校之一斑。

我现在住的小区有门,所谓门不过是横在齐胸处的一道铁栏,从外面用电子卡打开,门口有保安,二十四小时值班,如果忘带卡你可以请保安帮开门,一般不会被拒绝;访客则可以通过输入被访者的门牌等信息呼叫获得保安的服务。我喜欢这样的“门”。

作者:老涛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天文学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