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大解体时代,何来通缩?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转贴] 大解体时代,何来通缩? (2217 reads) 作者: diogenes 文章时间: 2023-9-11 周一, 18:41
    —
作者:diogenes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大解体时代,何来通缩?

如松

过去数月不断有人谈论通货紧缩,比如随着上半年越南的通胀率出现连续下滑,人们就开始议论越南会不会陷入通货紧缩,等等。逆全球化时期有通货紧缩吗?短期来说或许是有的,但却不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通货紧缩。

在全球化时期,由于全球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在地理结构上并不平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亚太成为全球经济主要的供给端,而美国成为全球经济主要的消费端,在全球化逆转伊始,随着全球产业链不断断裂,处于需求端的国家因供给问题会导致通胀加速,而处于供给端的国家就会因需求问题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给人们带来通货紧缩的幻觉,这是非常正常的,但幻觉总是幻觉,基于以下因素这种幻觉很快就会消失:

第一,一旦出现通货紧缩,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恶化,政府又该怎么面对?

全球化意味着资本投资收益率更高,经济增长潜力更高,逆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的统一大市场被割裂,各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急剧下降,此时政府的财政收入就面临巨大的压力;逆全球化意味着和平环境已经不在,地缘政治环境开始不断恶化,此时各国就必须加强军备甚至开启军备竞赛,让政府的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全球化是低利率时代,当然也是政府负债率急剧飙升的时代,今天各主要经济体政府(含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几乎像山一样沉重,逆全球化到来意味着经济效率更低,纸币贬值的压力加大,利率上升,此时债务成本急剧上升,让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继续加大,推动政府的信用等级下降,等等,所以,逆全球化本质就是政府的财政收支恶化的过程。所以也就看到,目前几乎全球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在为高债务而困恼,这就是标普和惠誉调降美国债务评级的根源。

此时,一旦出现通货紧缩,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快速恶化,财政支出就得不到保证,可采取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加税,加税就会推动通胀,源于通胀本质是税收现象;再次就是印钞补充财政,这本质是对全社会征收铸币税的过程,也属于加税的一种方式,这依旧会推动通胀。

所以,在逆全球化时期,由于政府的财政收支恶化,而通缩会导致政府的财政收支加速恶化,为了缓解财政收支的压力,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都会导致通胀。

第二,逆全球化意味着军备竞赛和战争时代已经到来,军备竞赛和战争本质是什么?

当地缘矛盾恶化导致逆全球化到来之时,国防和军备就立即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只有如此才能应对地缘矛盾的恶化,这是一个各国军备数量和质量“比学赶帮超”的过程,最终就会开启军备竞赛。军备竞赛意味着政府必须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军事活动中,当更多的生产活动为军备竞赛甚至战争配套时,用于居民消费的部分就会被压缩;当更多的进口资源用于军事时,用于居民消费的进口部分就会减少,相关行业的价格就会上升,所以,军备竞赛的经济学含义就是通货膨胀上升。

美苏对抗导致的恶性通胀,是苏联解体的重要推手。美苏对抗时期,双方将大量的资源用于军事活动,最终导致苏联的军费支出失控,这是财政支出失控的过程,此时苏联只能祈求印钞机解决财政支出的压力,最终导致了苏联卢布的超级贬值,成为推动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不仅苏联,美国在70年代的高通胀一样是冷战和热战导致的结果。由于美苏对抗和越战,让美国积累了大量的短期债务,进而引爆多次美元危机,美元危机就等于美元加速贬值,当然会导致通胀恶化。

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表述军备竞赛,那就是将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到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反而会消灭价值的军事领域,消费领域的供给就是受到制约,所以军备竞赛和战争的本质就是通货膨胀。

几乎历史上的每个国家,一旦战争打响之后就会立即实施价格管制,甚至实施配给制,就是为了避免爆发恶性通胀之后导致社会剧烈动荡,进而让本国输掉战争。

因此,逆全球化的到来意味着军备竞赛逐渐加剧,意味着通胀将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上。

第三,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恶化导致逆全球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就必须将经济安全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就会立即重启产业链重建,对很多关键的商品和服务立足于自给,尤其是军工、高科技、稀缺原材料、医药食品等基础民生产品,等等,所以逆全球化开启之后全球贸易链就会被不断割裂,各国的进口需求会不断下降,自给能力会不断加强,这就是各国经济日益“孤岛化”的过程。

可如此一来过往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其出口的萎缩就会成为长期的趋势,这就是最近一年来亚洲国家的出口整体陷入低迷的深刻根源。出口萎缩导致这些国家的财政收入进一步承压的同时,出口与进口本身就是一对跷跷板,当出口出现持续收缩之后,进口就逐渐难以保证,进口萎缩就会推动通胀,对那些能源、粮食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国家来说,这一点尤其明显。

也就是说,逆全球化导致产业链断裂和各国经济孤岛化,首先会推动净进口国的通胀恶化,然后反过来又会推动净出口国的通胀恶化,两者相伴相生。

今天是逆全球化的伊始阶段,如果有些国家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感觉,那是因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所带来,请珍惜这段时光,通货紧缩时期虽然赚钱艰难,但收入购买力有保证,加上亚洲国家的民众与欧美明显不同,基本都有储蓄的习惯,让这种状态并不那么糟糕;当这种暂时的“幻觉”结束之后,通胀就会不断加剧,此时赚钱更难,而收入购买力和储蓄购买力还会快速流失,那才是最糟糕的。

https://twitter.com/caijingshujuku/status/1700466457589772551
https://twitter.com/caijingshujuku/status/1700466455354163213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diogenes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