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万维读者网:芦笛影响了《建党伟业》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1: [转帖]万维读者网:芦笛影响了《建党伟业》 (3473 reads) 作者: 方鸿渐 文章时间: 2011-6-29 周三, 02:11
    —
作者:方鸿渐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芦笛影响了《建党伟业》

--------------------------------------------------------------------------------

万维读者网 2011-06-27 22:48:22

万维读者网记者傅芮岚评论文章:正在中国热播、由海内外华人明星联合汇演的大片《建党伟业》,刻画了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总共1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许多人物和事件。由于中国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出任总导演,并拥有无限的资金和号令天下的党权力,每30秒出现一个大明星的电影《建党伟业》,毫无疑问将成为年度大片和票房冠军;无数个千万富翁明星演绎的无产阶级政党成立故事,也必将成为极具讽刺意味的中国特色。


网上看完这场电影,除了对于电影演员的演技和庞大阵容的惊叹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十年海外中文网络(包括万维天下论坛在内的海外论坛)的政治与历史辩论,不仅催生了芦笛这样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而且深重的影响了、或者转变了曾经被国共两党刻意隐瞒、扭曲的中国近代史。

电影《建党伟业》中有两个历史事实,放在10年前,国共都不会承认:其一是蒋介石刺杀了陶成章,从而给孙中山递上了投名状;其二是电影中暗示了是陈其美暗杀了宋教仁,而没有像过去的历史所说的“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细心的观众可以从《建党伟业》两个场景中看到这第二点:场景一是在宋教仁发表慷慨激昂的“政党政治”演讲之际,陈其美和蔡元培交头接耳,暗批宋教仁的“理想化”;场景二则在宋教仁车站遇害之际,镜头回放了陈其美和蔡元培的交头接耳,以此来暗示到底是谁杀了宋教仁。电影紧跟着就是“二次革命”导致的战争,而没有谈及百年来被国共指责的袁世凯是杀人凶手这个问题,显示了电影编导和历史顾问,对这个问题上的有意回避。

青帮头子、孙中山密友、同盟会会员陈其美,扮演了民国肇始这两场暗杀的幕后主角,可是多年来由于影响到了同盟会、国民党、孙中山的伟大形象,而遭到国共的刻意隐瞒和歪曲(把罪名捏造给袁世凯)。而洪门大佬孙中山作为这两场暗杀的最终受益者,尤其是利用指责“袁世凯暗杀宋教仁”来发动“二次革命”,从而浑水摸鱼,再度掌握了国民党,却因暴乱搞乱了民国后的宪政步伐,辛亥革命胜果不再,刺激了袁世凯的称帝梦想,而中国则陷入了无穷无尽的乱局。

蒋介石刺杀陶成章、陈其美涉嫌暗杀宋教仁这两件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暗杀丑闻,特别是蒋介石刺杀陶成章,由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的公开,而广为天下人所知;而陈其美涉嫌暗杀宋教仁,却是深受海外著名评论家芦笛的历史名篇《芦笛:是谁杀了宋教仁?》的影响。在《是谁杀了宋教仁?》一文中,芦笛以详尽的历史资料和证据,伴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还原历史当年的社会现实,分析出了宋教仁的暗杀凶手,及受益对象,基本上是只能是陈其美和孙中山。

实际上,蒋介石暗杀陶成章,受益人是孙中山这样的历史丑闻,也曾经是芦笛作品中经常论及的部分,并透过他力透纸背的作品传播,而广为世人所知,并深受国内史学界重视,才会有了杨天石教授亲访斯坦福大学《蒋介石日记》的后来。

10多年中文互联网,正如辛亥后10多年的中华民国,百花齐放、万马奔鸣的自由言论时代,为民国带来了大师胡适、陈独秀,为今天的中国带来了芦笛,XXX。芦笛这一代思想家正在远逝,电影《建党伟业》终将是他们辩论过、思想过、影响过的纪念。

作者:方鸿渐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