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法国系列: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 Group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法国系列: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 Group   
所跟贴 法国系列: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 Group -- 游客 - (8853 Byte) 2007-4-18 周三, 00:11 (3235 reads)
tahiti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欧莱雅和Liliane Bettencourt (540 reads)      时间: 2007-4-18 周三, 11:22      

作者:游客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欧莱雅公司简介:
一、市场地位:全球排名第一的化妆品公司?
二、发展历程:
1907 年由尤金.许勒尔(Eugene Schueller)创建,以许勒尔获得专利的染发剂为主要产品;公司的名字取自许勒尔的第一个产品的品牌 L'Aureole);
1957 年弗朗索瓦.达勒(Francois Dalle)继任成为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1963 年上市以后,为避免国内左派政客们的干涉,公司进行了股权结构国际化,即采取了将许勒尔的女儿、欧莱雅的主要股东利利亚纳.贝当古(Liliane Bettencourt)的多数股份稀释的并购计划:瑞士的食品巨人雀巢公司(Nestle) 拥有名为 Gesparal 的控股公司 49% 的股份,而贝当古则拥有其余 51% 的股份。作为交换,Gesparal 收购了欧莱雅一半略强的股票,其余的股份则继续公开上市交易。这一资本结构一直保持至今;
欧文-琼斯 1988 年接替达勒担任董事长,擅于跳出固有的框架思考,期间购并一些化妆品品牌(如美宝莲、Soft、植村秀等)并对其进行重新包装,打造为国际知名品牌。
三、主要产品:
500多个品牌,极细分的市场:兰寇;赫莲娜(Helena Rubinstein);碧欧泉;美宝莲;Soft ;薇姿(Vichy);卡尼尔化妆品;植村秀(Shu Uemura)等;
四、主要竞争对手:针对高端消费者的雅诗兰黛(Estee Lauder);宝洁(Procter & Gamble)及联合利华(Unilever);妮维雅(Nivea);德国Beiersdorf ; 雅芳(Avon)等。

欧莱雅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价值性。欧莱雅的品牌管理能力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欧莱雅主要的大众品牌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为欧莱雅集团带来大约 38% 的销售额;1998年和2000年,欧莱雅收购了soft sheen和carson两个在美国黑人和南非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成功地占领了41%的非洲裔市场。
2.独特性。众多化妆品品牌间竞争激烈,其中妮维雅(Nivea)就非常成功,以至于欧莱雅想收购这家公司;德国 Beiersdorf 生产的针对中端市场的护肤霜轻松地超过了欧莱雅的同档次产品 Pl itude;在俄罗斯,雅芳(Avon)是欧莱雅强劲的对手;宝洁的 Max Factor 系列产品在日本是最流行的外国化妆品牌,但是这些品牌都无法与欧莱雅的品牌以及精确的产品定位(只开发四个领域的产品: 护发品、护肤品、化妆品和香水)相抗衡。
3.延展性。欧莱雅公司最成功的案例即1996年花费7.58亿美元收购的美宝莲;另外,还有欧莱雅进入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日本(排在美国和欧洲之后)时,于2000年与植村秀── 一家正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迅速扩张的日本大型化妆品公司结成的战略性同盟等。

欧莱雅公司核心竞争力浅析:
(一)品牌“金字塔”战略
主要层级有:
高端市场:兰寇;赫莲娜;碧欧泉;
中端市场:微姿——药房专柜;理肤泉——解决皮肤保养难题,起辅助性治疗作用;巴黎欧莱雅专业美发——专为美发师创造的品牌,只在专业发廊销售使用。巴黎卡诗——专业护发品牌,只在特定高档发廊提供服务及销售;
大众市场:巴黎欧莱雅——欧莱雅集团内历史最为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大众化妆品之一,包括护肤、彩妆及染发品;美宝莲——欧莱雅于1996年收购的美国品牌,风格明快、时尚、青春、在大众市场颇具影响力;卡尼尔——以“健康之源美于自然”为宗旨,致力于开发天然美容产品。

欧莱雅不仅从产品、价格和包装上对各种产品品牌进行区分,而且还利用渠道、促销和服务等来区分不同定位的品牌。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说:“我们的使命就是向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不同层次产品。”在欧莱雅内部,实行产品经理负责制,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营销策略。盖保罗说: “不同的品牌就相当于一个小公司,它们各自有一套广告、渠道、促销和定价策略。”

(二)本土品牌国际化战略

欧莱雅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在全球各地收购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品牌,经过欧莱雅的国际化包装和研发支持,使之成为全球化品牌或某地区的领导品牌。女演员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是公司主要法国品牌的正式形象代表,但是欧莱雅只是在想作为法国品牌时才是一家法国的公司。在其余的时间里,只要能够将产品卖出去,它便乐于做非洲、亚洲或者世界任何其它地区的企业。这正是欧莱雅公司自身转变的真实写照。十年前欧莱雅 55 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大约有 75% 来自欧洲,其中大部分来自法国,而欧莱雅的名字则不可避免地与巴黎在时尚界的领先地位联系在一起。去年,来自欧洲的收入只占公司 137 亿美元总收入的 49%,而来自北美的收入则占了公司总收入的 32%。(与 90 年代早期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一倍。)

让我们回顾一下欧莱雅购并一些化妆品品牌然后对其进行重新包装的过程

1、“美宝莲纽约”:
欧莱雅在 1996 年以7.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宝莲这家低档的美国美容化妆品公司,并进行品牌改造。欧莱雅并未对美宝莲的品牌文化予以颠覆,而是以“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的主张放大品牌原有的文化效应,将公司的形象从提供美国中产阶级喜爱的指甲油转换成生产更为性感、更有国际化特色的产品的公司。此后,美宝莲的销售额三年中翻了一番,从3.2亿美元增长至6亿美元,并进入70个国家,美国以外市场的销售达到其总收入地50%。这桩交易让美宝莲从一个营销力有限的地区品牌,成长为适合全球妇女和所有种族人群的时尚品牌:日本年轻人 1999 年狂热地喜爱上了美宝莲的奇妙特翘睫毛膏,现在又成群结队地前去购买美宝莲最新的 Volum' Express 睫毛膏。
2、Soft
Soft Sheen 和Carson 是两家针对非洲裔美国人的美国护肤产品公司。欧莱雅在 1998 年和 2000 年分别收购了这两家公司,而且将这两家公司合并成为 Soft 。现在在这一品牌每年 2 亿美元的收入中,有 30% 来自国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非。
让我们回顾一下欧文-琼斯试图进入非洲护发品市场的过程。1998 年,当欧文-琼斯收购芝加哥的 Soft Sheen 时,这一品牌还没有打入国际市场。而欧莱雅两年后收购 Carson 时,Carson 已经进入了南非的市场,但是债务缠身的 Savannah 公司却无力扩张。欧文-琼斯看到了机会:"我们认识到具有非洲血统的消费者,无论他们身处世界何地,都是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群体。"
欧莱雅通过"向美发师介绍产品,培训他们使用这一护发产品"的方法在非洲提高欧莱雅的品牌知名度。欧莱雅在芝加哥设立了一家实验室,研究非洲人的发质特点。目前这一研究已经产生了商业成果: 今天,Soft Sheen/Carson 在南非早已推出了具有突破性的护发产品。在这些产品中包含有由欧莱雅科研人员开发的"修补受损发质"的成分。
soft Sheen/Carson 距离征服非洲大陆还有很远的距离,欧莱雅估计这里的护发品的市场每年达 10 亿美元。 但是在非洲大陆上最大的经济国度南非, Soft Sheen/Carson 现在已经占有了这一价值 9,000 万美元的市场 41% 的份额,比收购 Carson 时提高了30%。成绩骄人。
3、“拿来主义”在中国:
“小护士”、“羽西” 为欧莱雅“金字塔”填塔基
在中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欧莱雅已领先于其他国际巨头,但目前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规模只在15亿元人民币左右,仅占化妆品市场总规模的大约4%。而真正决定未来市场势力划分的,是欧莱雅份额还很小的低端市场。要想在中国成为冠军,作为后来者的欧莱雅必须在大众市场上有所动作,尽快缩小与宝洁、资生堂的差距。盖保罗选择了欧莱雅一以贯之的扩张策略:并购。
2003年12月,欧莱雅集团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的协议。仅隔一个多月之后,盖保罗从宝洁的手中又抢下另一品牌——羽西。宝洁对羽西垂涎已久,开始时一直都是宝洁在与羽西谈判,外界几乎都已认定将会花落宝洁,没想到欧莱雅半路杀入并一举胜出。
欧莱雅4年漫长谈判执著收购小护士的主要原因,是看中了其在中国年轻女性中几乎100%的知名度和全国28万个销售网点,同样垂青于羽西的原因也主要在于其240个城市的销售网络。
但是,欧莱雅在中国依然受到宝洁和资生堂的巨大压力。虽然在众多人的印象中,宝洁一直在洗化和日用消费品上占有绝对优势,但自从化妆品行业出身的总裁雷富礼上任后,宝洁的重心开始向美容化妆产品倾斜。过去的几年中,化妆品的收入在宝洁全球总收入的18%到20%,2003年已经上升到28%,收入达到122.2亿美元,已经相当接近欧莱雅全球收入的140亿欧元的总收入。在化妆品的高端市场,宝洁为了应战欧莱雅而推出了SK-II,在电视广告的强烈攻势下,SK-II在高端化妆品市场的份额目前已经达到了14.5%,同时玉兰油也成为宝洁全球第13个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
调查显示,在高端化妆品市场中,欧莱雅公司的兰蔻拿到19.6%,依然占据头筹,但是随后品牌的差距并不大,CD占14.8%、SK- II占14.5%.资生堂占14.2%。中高档化妆品已经一改往日只上时尚杂志广告的做法,欧珀莱和SK-II在电视广告上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显然兰蔻仍停留在平面广告中生存的头号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幸而,欧莱雅通过对中国两大化妆品牌小护士和羽西的收购,将其“拿来”,为其“金字塔”夯实了基础,并为美宝莲、卡尼尔等大众品牌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提供了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密集的分销网络。2004年4月初,全新的小护士品牌——“清泽”和“亮白”系列产品正式推出,并以曾获得莱卡风尚模特奖的著名模特佟晨洁为新的形象代言人。


欧莱雅的生存秘方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的确创造了奇迹:以2001年数字为例,收入137亿美元,赢利为12亿美元,赢利比上年增长19.6%,这是连续17年赢利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从过去三年数字来看,法国蓝筹股指数下降了24%,而欧莱雅的股票则比指数高出了65%。其他像法国电讯、阿尔卡特和威望迪环球等统统下降了70%以上。这一时期,道琼斯欧洲非周期性商品股票指数下降了10%,而欧莱雅却增长了 44%。在许多投资人看来,欧莱雅的股票最值得放心,它从来没出过大错,它是享有最高国际知名度的法国品牌,是投资的安全岛。当然,法国的国际知名品牌还很多,像法国煤气液化公司(L'air Liquide)在工业用煤气,圣戈班(Saint-Gobain)在玻璃制造,拉法基(Lafarge)在建筑业,路易威登(LVMH)在奢侈品行业等,但没有一家像欧莱雅那样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这些公司近些年的经营状况也几乎没有一家超出欧莱雅。

成功的品牌经营战略

自从欧文中(Lindsay Owen-Jones)1984年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欧莱雅的开拓创新开始向着全球化全面推进。一方面,他沿袭过去的品牌拓展战略:收购品牌,打造一套法国式的优雅包装然后推向国际市场。同时,欧莱雅也增加了研发力度,积极地推出对时尚敏感的新产品。在过去10年中,欧莱雅收购了5个美国品牌,其中改造最为成功的当属美宝莲 (Maybelline)和Soft Sheen/Carson。

美宝莲创办于1915年,但这家百年老字号从前不过是美国中部田纳西州一个生产唇膏和指甲油的中档化妆品公司。1996年欧莱雅将其收购时,它3.5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只有7%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1996年,欧莱雅将美宝莲总部从孟菲斯迁到纽约,从此,在海外市场,美宝莲商标的后面增加了“纽约”两个字,这是仿效欧莱雅主打产品,以凯瑟琳·德纳芙为形象代言的“欧莱雅·巴黎”。因为在世界许多地方的消费者看来,纽约这个大苹果是西方花花世界的象征,其产品应该代表最新的时尚。一些原先躺在美宝莲研发实验室里的成果因此迅速推向了市场。各种光怪陆离、色彩各异的唇膏,如冰柠檬和胡椒薄荷色的Miami Chill发售后引起狂热购买。这一战略被证明是无比成功的。2001年,美宝莲创造的10亿美元销售额中,有56%来自包括90个国家的海外市场。如今,美宝莲在西欧中等价位化妆品市场占有两成份额,成为这一市场中首屈一指的品牌。

以美宝莲的“水晶璀璨唇膏”(Water Shine Diamonds)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欧莱雅的全球化程度。两年前,美宝莲在日本试销润唇膏时发现市场反应冷淡,调查后发现,日本妇女认为这种唇膏的湿度还不够。欧莱雅立刻为它增加了滋润成分,并改名为“水晶璀璨唇膏”,结果不仅在日本市场大受欢迎,很快还销售到了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如今,在莫斯科街头,涂着闪亮的水晶璀璨唇膏的模特在每一块巨型广告牌上向你微笑。

1998年和2000年,欧莱雅先后收购了Soft Sheen和Carson,然后合并。Soft Sheen/Carson是面向非洲裔美国人的洗发用品生产商,前者根本没有打入国际市场,而后者虽然已经在南非立足,但正陷入债务危机。欧莱雅首先看中的是非洲市场,而在它背后,随着人口流动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非洲裔移民则蕴含着一个潜力巨大的金矿。针对这一市场,欧莱雅首先在芝加哥设立了研究实验室,专门研究黑人发质,并且直接到南非安营扎寨,培训当地的美发师。去年,在非洲年销售额9000万美元的美发用品市场中,Soft Sheen/Carson已经占据了41%的份额,比收购之前增长了11%。欧莱雅乘胜追击,向北推进,不仅觊觎原法国殖民地的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而且目光放到了欧洲一些黑人后裔聚居的社区,像巴黎和伦敦等地。

在扩张的同时,欧莱雅也很重视对所收购的品牌既有精髓和传统的保留与发扬。 Kiehl's原先是纽约一个很小的化妆品牌。它通过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助理人员亲自上门推销护肤产品,在当地树立起了独特的品牌知名度。此外,由创始人 Morse家族留传下来的做法也给店铺带来了醒目的风格。在Kiehl's的零售店里,装饰有登山用品和老式飞机模型,在店内一角甚至停放着一辆摩托车。这些都与欧莱雅的风格大相径庭,而欧文中本人也曾对Kiehl's的一些做法不以为然,但他最终还是决定保留这些特色与传统,在开立新的零售店时严格遵守Kiehl's手册的规定。Kiehl's从不做广告,也不搞促销活动和试图改变其产品,然而Kiehl's的分号现在已经打入了旧金山、巴黎和伦敦。

国际化的欧莱雅

欧莱雅在1907年由欧仁·舒莱尔(Eugene Schueller)创立的。作为一位药剂师,他曾走街串巷推销他自己配置的染发剂。欧莱雅(L'Oreal)这个名字就源于他自创的第一个品牌——L 'Aureole(意思是“哈罗”)。舒莱尔1957年去世,他的助手弗郎索瓦·达勒(Francois Dalle)接手担任了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欧莱雅管理层可以放手经营,保证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

欧文中出身于英国利物浦附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Wallasey。在牛津大学读书时,欧文中结识的一位法国同学(法国前总统的弟弟)推荐他去全球最优秀的Insead商学院继续深造。在这里,欧文中认识了一位法国女友,这是他决定留在巴黎的原因之一。同时,他加盟欧莱雅也是考虑今后可以与模特们“厮混在一起,为她们埋单”,这当然是戏言,但今年56岁的欧文中性格中天生就有爱玩、爱冒险的基因。他酷爱骑摩托,曾参加过法国莱曼斯摩托车大赛,平日常驾驶自己的直升飞机,夏季周末还会到圣特洛佩斯海滨开他的游艇。
欧文中从欧莱雅的基层做起。从最初在诺曼底美容店推销产品,到1978负责欧莱雅意大利的业务;1981年开始管理美国分公司。当时,巴黎的同事无不视美国为畏途。欧莱雅的兰蔻(Lancome)要想打入雅诗兰黛和露华浓(Revlon)掌控的美国高档化妆品市场,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但欧文中说服了当时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梅西百货(Macy's),在其主要化妆品柜台区,获得了与雅诗兰黛同样的销售面积。这一年,兰寇便获得了25%的销售额增幅。

1988年,欧文中接任欧莱雅的董事长,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相当冒险的举动。因为欧文中当时是(现在也依然是)法国大企业掌门人中唯一的外国人。

十余年过去了,欧莱雅成功完成了脱胎换骨和企业再造。如今,欧莱雅销售额最大的产品——“欧莱雅·巴黎”,销往世界各地。十年前,欧莱雅55亿美元年销售额中75%是在欧洲实现的,其中大部又是在法国;去年,欧莱雅137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只有49%来自欧洲,另有32%来自北美市场,这一比例比1990年代初高出了一倍。
欧莱雅企业文化中洋溢着宽松和谐以及国际化的浓厚氛围,这你可以从其总部上班人流中,从员工衣着谈吐中体味出来。在一楼的咖啡厅里,你不仅可以听到法语、英语,甚至德语和亚洲国家的语言也不时飘进耳廓。据说,欧莱雅公司的员工来自45个民族, 4.8万名员工中,3.6万在法国以外。在400名高层管理人员中,有40个西班牙人,70个意大利人,40个德国人和35个英国人。在欧莱雅8000名经理人中,有2000人享有股票期权。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欧莱雅的人员流动率相当低:员工平均服务时间为14年。
欧莱雅的工厂也十分人性化:在德国的一家欧莱雅工厂,顶棚和四周墙壁都是玻璃板,这样工人可以享受美好的阳光。这里没有忙碌不休的流水线,而是分隔开的一个个车间,这样,车间经理人可以与每一位员工亲切交流,他每天的第一件事是与员工握手。他说,当车间需要增添新设备时,一线工人们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利利雅娜·贝当古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说知者寥寥,但提起她所拥有的“欧莱雅化妆品帝国”,今天中国的都市女性几乎无人不晓。过去一年里,由于欧元升值以及欧莱雅和雀巢公司股票坚挺,这个欧洲最富有的女人身价又上涨约40亿美元。在 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利利雅娜·贝当古以188亿美元净资产排在第11位。

  小档案
利利雅娜·贝当古(Liliane Bettencourt)
净资产:188亿美元
家庭:丈夫安德烈·贝当古,法国知名政治家,已故;女儿弗朗索瓦丝·贝当古,欧莱雅集团董事会成员
个人爱好:医学、心理学
最大财富:50年的美满婚姻

利利雅娜1922年10月21日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欧仁·许勒尔是一位勤奋、有创新精神的化学师,靠出售自己研制的染发剂起家。 1907年,欧仁·许勒尔创办了欧莱雅公司。利利雅娜5岁时,母亲患急性肝病去世。父亲对她疼爱有加,对她悉心加以培养。15岁起,利利雅娜就利用学校的假期,进入父亲的公司实习。她从最简单的给商品贴标签做起,后来进入公司技术中心帮忙。耳濡目染,她逐渐熟悉了公司的管理业务。
25岁那年,利利雅娜因为患结核病,前往风景秀丽的瑞士休养。在那里,她遇到了法国青年安德烈·贝当古,两人一见钟情,并于1950年结婚。安德烈·贝当古后来活跃于法国政坛,长期任法国参议院议员,并多次担当法国政府部长等要职。在他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利利雅娜一直陪伴左右,人们对她的习惯尊称是“贝当古夫人”。
1957年,欧仁·许勒尔逝世,35岁的利利雅娜作为惟一的继承人进入欧莱雅董事会。她让父亲的助手弗朗索瓦·达勒接手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把经营管理事物委托给公司资深管理人员,自己则与他们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1963年欧莱雅公司上市,为避免法国左翼政府对企业管理的控制,弗朗索瓦·达勒开始考虑将欧莱雅的所有权结构进行国际化改造。1973年,利利雅娜接受达勒的建议,通过与瑞士雀巢及第三方公司的一起相当复杂的资本运作交易,稀释了她在欧莱雅的股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疏离,使欧莱雅的管理层可以放手经营,让这家企业最终朝世界第一化妆品王国迈进。

利利雅娜·贝当古夫人和丈夫小心翼翼地守候着前人留下的财富。她总是牢记自己的角色是大股东,没有必要专注于行政管理。她聪明地置身幕后,让公众把注意力集中于欧莱雅,而不是自己身上。当然,她对欧莱雅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表现之一就是,三位历任总裁都是由她任命的。她和他们私交甚笃,经常与他们就公司的各类事务进行交流,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
1988年,利利雅娜让英国人林赛·欧文-琼斯出任欧莱雅公司董事长。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它意味着欧文成为掌管法国大企业的第一个外国人。欧文不负重托,在他的领导下,欧莱雅公司的销售额连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最终成为全球化妆品行业中的翘楚。
欧文极富开拓精神,他以全新的理念和娴熟的商业运作,在欧莱雅集团实行了高超的品牌经营战略。十几年来,欧莱雅大量成功收购其他品牌,给它们加入法国元素,并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将成果推向新市场。在“明星品牌”和“多元文化”方针的指引下,欧莱雅一再通过尝试采用不同的形象,扩展新的客户群体,在各大洲发展它的顾客。同时,欧莱雅对旗下的各个品牌进行精确定位,极少重合,保证了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国际化妆品行业很多老品牌因为消费市场萎缩而出现业绩下滑,但欧莱雅的毛利润率却高得惊人,公司股票也逆势而上,成为欧洲股市上的铁杆蓝筹股。
据说在欧文的办公室里,至今摆放着写有贝当古夫人题词的照片,上面的字是:“信任与友爱。”欧文说,他与贝当古夫人经常就公司的事情相互交流看法。“我会向她展示一些新产品和相关广告。她的见解对我而言弥足珍贵。”在提到贝当古夫人与公司管理层的关系时,他说:“每当我们为了某些决定止步不前的时候,她总是给我们有力的支持与建议。”

利利雅娜·贝当古目前拥有欧莱雅27.3%和瑞士雀巢公司约3%的资产,这两笔财产使她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女人。贝当古夫人在全球最富有女人排行榜上的名次,也仅次于美国超市大王沃尔玛的女继承人。
在利利雅娜·贝当古188亿美元净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自欧文执掌欧莱雅以后公司股票的升值。1963年,欧莱雅股票刚刚上市时,她所拥有的股票市值只相当于1000万美元。到了1988年,她的股票市值上升到1.3亿美元。此后,欧莱雅集团不断扩大,业绩出众,利利雅娜·贝当古名下的财富也与日俱增。她所拥有的股票,还为她带来了丰厚的股息,近年她每年从欧莱雅集团和雀巢公司都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股息收入,而她参与企业管理获得的收入从来都是保密的。除此之外,贝当古夫人在巴黎富人区拥有豪宅,在法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拥有多幢别墅。
在外人看来,利利雅娜·贝当古对欧莱雅集团的管理相当随意。她很少向外界表示对公司业务的看法。自打1995年以来,她只是公司董事会成员,但不再主持集团的管理委员会,也不出席行政委员会会议。她最擅长的工作方式是微服私访。每当她以私人名义到国外旅行,都会拜会无处不在的欧莱雅分公司的老板。贝当古夫人只有一个女儿——弗朗索瓦丝。现在,弗朗索瓦丝及其丈夫都进入了欧莱雅的董事会,实际上已经开始接母亲的班。

利利雅娜·贝当古不喜张扬,没有什么权力欲,但她热心公益事业,每年通过中间人赞助的款项高达400万到800万美元。自1995年基本退居幕后,不再亲自处理欧莱雅的事务以来,她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以丈夫和父亲的名字命名的“贝当古——许勒尔基金会”上。
这个基金会成立于1987年,是法国获得捐助最多的基金会之一,其宗旨是“为世界上不幸的人提供帮助”。在贝当古夫人的不懈支持下,这家基金会每年发放的救济款项都在300万到600万美元。前几年,基金会曾为波黑和科索沃遭受战争蹂躏的灾民提供了数百万美元援助。现在,基金会把主要力量用于预防和治疗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癌症和艾滋病上。基金会还积极参与拯救文化遗产和保护历史遗迹的活动,如维修诺曼底地区的修道院等。对于扫盲等民众文化活动,贝当古——许勒尔基金会也总是慷慨提供资助。
1990年,利利雅娜和丈夫还共同出资设立了“利利雅娜·贝当古合唱奖”。这笔奖金的数额约为5万美元,轮流颁发给巴黎和法国各省的合唱队,获奖合唱队则受邀在每年的法兰西学院颁奖仪式上献歌。
利利雅娜常对她的朋友们说,维持了50年的美满婚姻是她一生中最大的财富。贝当古从政期间,她陪他参加各种官方旅行和社会活动。到了晚年,贝当古夫妇过起温馨平常的生活,旅游与社交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了很大比重。欧莱雅现任总裁欧文曾经称赞说:“利利雅娜以她的美貌和魅力,陪伴她丈夫走完政治生涯,这有一点像杰奎琳·肯尼迪。”
2002年,利利雅娜荣获总统颁发的法国最高级别奖章——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勋章。这位高雅、慷慨、近乎完美的女人,成为法国人心目中不朽的传奇。正如人们所说:“她热爱生活,也被生活所厚爱。”(新华社专稿)

作者:游客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外国男士谈中国女孩:世界上最大胆开放的女孩(ZT) 海归论坛 2004-2-01 周日, 03:00
世界著名奢侈品集团中国分公司委托招聘 销售经理 海归招聘 2017-1-18 周三, 15:37
世界知名欧洲奢侈品集团招聘财务主管一名 海归职场 2006-11-07 周二, 11:37
世界知名欧洲奢侈品集团招聘客户服务经理/副经理各一名 海归职场 2006-11-07 周二, 11:33
了解中国系列:《纽约时报》:中国富豪也将流行顶极奢侈品消费(转贴) 海归茶馆 2005-3-04 周五, 00:03
从晒富走向低调: 中国富人开始青睐低调奢侈品牌 (转路透社) 海归茶馆 2012-9-14 周五, 22:30
行业新闻:LV再战一城 奢侈品并购的野心较量(转帖) 海归商务 2011-3-19 周六, 11:25
提上来:海归网名牌奢侈品频道的组织问题 海归论坛 2005-11-22 周二, 16:01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